Satoyama

里山文化

封面Concept

-孩子看見了 Totoro,大人呢?-


地紋狀態--Satoyama  -里山文化

 

「里山文化」聽起來有點深意,帶點禪性,深奧喻意中,表述著一種生活意境。文意上來看來,Sato(里)代表村落;Yama(山)代表山或丘林。Satoyoma「里山文化」意指在「山」、「丘」與「平地」交界之處,融合林業與農業的生活方式:「人類最初以森林的落葉作為農田的肥料,使用伐取的木材搭建住所」,後期生活發展擴大了想像內涵:「養殖、畜牧加入生態循環,池磄蓄水灌溉、養殖魚蝦、牲畜享用牧草⋯⋯等多元生態系也開始變成一種更為豐富的Satoyama(里山模樣)」。


精萃「里山文化」的核心,它闡述了「人與自然永續共存的生活面容」;它厚植了「地貌紋路」上的生活傳遞。細細品味日本對於「里山」風景的領悟:「它可以是「大地藝術」,它可以是電影裡的場景融入,在生活與自然、藝術電影之間相依相存。由這多元的面向作為理解「Satoyama」的入門指南,對於「里山」概念,更加自然而然。

 

吉卜力電影充滿寓意,觀影後座力深刻入心

 

從龍貓世界看看「SATOYAMA」

埼玉市里山地景

宮崎駿的童真呼喊

 

《龍貓》(となりのトトロ)是吉卜力工作室與德間書店於1988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,由宮崎駿所執導。電影描寫的是日本在經濟高度發展前存在的美麗自然,那個只有孩子才能看見的不可思議的世界和豐富的想像,因為它飽含「童真」、豐富「想像」且能喚起「鄉愁」,所以在當年引起相當大的迴響,時至今日也層疊為一個大和想像中,低調卻堅持的驕傲。2005年日本愛知博覽會裡,「皋月和梅的家」甚至成為了展出作品。這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,一如火戰車主題曲在2012倫敦奧運的文化象徴力同樣具有重要定位。

 

找回農人笑容,是大地藝術最純粹的用心

 

Live Show   Life Show

曾經帶給無數人幸福的Totoro是記憶之暖。生活在都市的人們看不見的東西,卻是皋月和梅最美的世界-「一個會在雨中替她撐傘的心靈大物」。吉卜力出品總熱愛在文本中投射一些現代社會裡漸漸式微的精神。藉由電影的情緒起伏,引導觀者感受一些深層領悟—「平凡、細節之中,寶藏著非凡的生活元素」,Satoyama便在其中成為豐富!

 

從大地藝術祭走進「SATOYAMA」
新潟縣地景
藝術祭—持續集氣

 

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(Enchigo Trusumari)—策劃初衷是針對日本二次戰後(社會在喪失民族信心又急著想要在都市高速發展下重新站立,於是農村自然走向沒落一途⋯⋯)所提出的社會性回應。信念延續在現今已小有名氣,並成功複製在日本以及世界各地。

 

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走進新潟十八年後,它的「里山文化」(Satoyama)放大了具體的實踐的。「藝術作品置入」、「藝術創作共同參與」 、「藝術結合了觀光 」、「藝術衍生了產業」。上述對於新潟來說都是創舉,歷經風雨質疑,至今聲譽仍舊不墜,持續吸引藝術家、觀光客、在地農民共襄盛舉,世人看到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不只是藝術而己。它還喚醒一些人、一些事、還有一些生命力。「美的力量」持續轉動「美好的人生」!這般風格敘事力真是充滿驚奇。

 

感受Satoyama,限地旬味更有風味

 

「里山概念」在世界各地都能看見,看似濃濃的日系用語,其實它並非專屬。但無庸置疑的是,大和民族的確發揮最為盡致,以藝術策展,用動畫電影吸引世界共鳴。換個角度來看,它比較像是「里山文化」的火車頭,它的「里山倡議」就像是全球的巡迴傳遞,彼此輝映。在「Satoyama的續篇」我們將去看看,這樣的里山文化,在寶島台灣是如何實踐與展演,對「里山台灣」一探究竟。       


PHOTO CREDIT: 逐角創意

甲桂林廣告獨家取得授權,未經同意,勿任意使用

您可能感興趣

CASE精選個案